80后懷化妹子陳卓琳,將稻草做成年收入上千萬元的文創產業——
“稻草姑娘”編織“稻”夢空間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軍 雷鴻濤 通訊員 付俊華 王敏
稻草,在不少人的心中一文不值。然而,看似弱不禁風的陳卓琳,卻讓稻草變成了“黃金”。她創辦的懷化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把稻草做成了年收入達1200萬元的綠色產業。1.45米高的她被當地百姓稱為“稻草姑娘”。
陳卓琳在編織稻草工藝品。 付俊華 攝
她情系家鄉,創辦幫扶車間,帶動204戶脫貧戶就業增收。2021年,陳卓琳入選農業農村部評選的第四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名單。
返鄉創業,創作的稻草工藝品獲袁隆平贊賞
憨態可掬的龍貓、張嘴大笑的青蛙、揚蹄奔跑的呆萌麋鹿……9月30日,記者走進懷化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看到,展陳室擺滿了卡通娃娃、動物等形象逼真、造型各異的稻草工藝品,恍如組成了一個“稻夢”空間。
懷化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稻草工藝品。王森 攝
選擇稻草、設計造型、固定框架、捆扎分類、編織上色……一會兒工夫,原本松散的稻草在員工的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一只惟妙惟肖的大猩猩就展現在記者眼前。
“我是工藝美術專業畢業的,這是我熱愛的事業。”大學畢業后,陳卓琳先后在長沙、杭州等地從事銷售工作。熱愛美術、熱愛家鄉的她,2014年回鄉創業。
今年38歲的陳卓琳出生于懷化的一個小鄉鎮。作為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懷化水稻種植面積廣。心思細膩的她很快發現了商機,“小時候家里種了水稻,稻草用來喂?!,F在機械化種植,稻草用途減少,焚燒還會污染空氣,我一直覺得很可惜?!?/p>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卓琳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稻草工藝品的介紹,“我覺得這些工藝品自己也能做?!毕氲郊亦l稻草資源豐富,陳卓琳決心試一試。2015年,陳卓琳創辦公司,制作稻草工藝品。
雖是美術專業出身,陳卓琳對稻草編織卻是一竅不通。當時稻草工藝品在國內甚少,缺乏借鑒學習的樣本,只好從零開始探索。陳卓琳拜民間手藝人為師,專心學習草編工藝和專業編織技術,再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創新。
正是她的好學與創新,陳卓琳創作出的工藝品既有傳統技藝的精致,又有現代藝術的創意,產品銷到全國各地,還打進了歐美市場。
“鉆研稻作文化,傳承稻都文明?!痹陉愖苛辙k公室墻壁的顯眼處,掛著袁隆平院士的題詞。
回憶起與袁隆平見面的場景,陳卓琳仍然非常激動。“2018年,我獲得了第二屆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大賽二等獎。我帶著獲獎的稻草工藝品去拜訪袁老師。袁老師大為贊賞,并欣然給我題詞予以鼓勵?!?/p>
迎“疫”而上,不斷延伸稻草編織藝術產業鏈
9月30日,在鶴城區行政中心廣場,一組主題為“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的仿真綠雕,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拍照留影。
這組作品由陳卓琳團隊設計制作?!斑@組仿真綠雕,有國旗、華表、彩虹等元素,四周被鮮花環繞,整體風格莊嚴肅穆,看起來格外喜慶。”公司銷售經理譚偉說。
說起公司緣何會生產仿真綠雕,還得從新冠肺炎疫情說起。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行業沖擊很大,旅游景區采購量較大的稻草工藝品需求銳減。卓琳稻草工藝品公司產品一度滯銷,陷入困境。
“單純靠編織稻草工藝品路子太窄,必須延伸產業鏈?!标愖苛照f,公司要走創新發展之路。
每年國慶節、春節等重大節日,為營造節日氛圍,相關部門會在有代表性的地點布置花卉景觀。腦瓜子靈活的陳卓琳,從中發現了商機。
懷化市鶴城區行政中心廣場,陳卓琳團隊制作的一組主題為“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的仿真綠雕,吸引不少市民拍照留影。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鴻濤 攝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懷化市民廣場,一組主題為“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仿真綠雕,吸引市民紛紛前來“打卡”。這一產品,就出自陳卓琳團隊。
這組仿真綠雕,以長城景觀為基本元素,高6米、長18米,以紅色、黃色和白色的顏色搭配,突出主題,造型大氣,視覺沖擊力強。同時,在景觀中加入了燈光元素,夜晚更加璀璨奪目。
仿真綠雕一炮走紅,吸引了來自本省及廣西、貴州等地客戶。公司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創新無止境。陳卓琳又把目光放到鄉村,在農旅融合鄉村旅游上做文章。
走進會同縣堡子鎮茶沖村,村道兩邊用稻草編織的稻草人、卡通娃娃、巨型手掌等形態逼真。在村幸福廣場,用稻草編織的胡蘿卜、紅辣椒、茄子等蔬菜擺在一起,色彩鮮艷奪目,背景為巨型稻草“糧倉”,“糧倉”上的“豐收”二字很是喜慶。
一撥撥游客陶醉在這風格別致的稻草雕塑公園?!皼]想到稻草搖身一變,這么可愛了!”正在觀賞稻草工藝品的游客賀曉說。
茶沖村擁有大面積水稻制種基地。今年初,該村干部找到了陳卓琳,希望用稻草工藝品展現該地濃厚的稻作文化,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
“我們突出鄉風,融入鄉愁,設計建造稻草雕塑公園,幫助該村發展稻草文化休閑鄉村旅游。”陳卓琳說,隨著各地農業觀光旅游的興起,稻草藝術景觀越來越受到游客歡迎,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情系鄉親,用“稻草”幫助脫貧戶、殘疾人就業增收
8年來,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收購了30多萬噸稻草,解決了當地廢棄稻草的處置問題,為當地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帶動了數百人在家門口就業。
9月27日,會同縣青朗侗族苗族鄉朗江村集中安置區幫扶車間,一派歡聲笑語。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上門收購村民編織的花籃。
見到陳卓琳到來,脫貧戶甑葉華臉上堆滿笑容。甑葉華交上20個花籃,當場領到了報酬。
“原材料送上門,產品上門收,鈔票現場數??恐幙椈ɑ@,不用擔心再返貧。”甑葉華笑呵呵地說。
懷化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譚偉(右)在指導村民編織居家式稻草花籃。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鴻濤 攝
稻草工藝品幫扶車間,也是因疫情催生的。
2020年初,因為疫情防控,望東村外出務工的勞動力被困家中。時任懷化市委駐會同縣若水鎮望東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找到陳卓琳,希望能幫助村民就近就業。
把生產車間搬到村里頭,既能幫助村民就近增收,又能解決公司用工短缺,雙方一拍即合。當年4月,幫扶車間在望東村應運而生。
為解決疫情期間產品銷售難題,這年7月23日,望東村迎來第一場公益直播。當天,6名“湖南好人”和省道德模范,為村民手編的稻草籃子奮力叫賣。90分鐘共賣出1257個稻草花籃,每賣出一個,村民增收2至10元。
嘗到甜頭的望東村村民紛紛加入幫扶車間。目前,固定用工達60多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車間建在家門口,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可增加收入,再好不過了?!柄Q城區黃金坳鎮盡遠村的幫扶車間,脫貧戶張曉花一邊捆扎手里的稻草,一邊笑著對記者說。
盡遠村幫扶車間,是卓琳稻草工藝品有限公司建立的又一個幫扶車間。陳卓琳表示,到2025年,公司計劃建立10家就業幫扶車間,幫助更多的鄉親就近就業。
“今年的全國助殘日,公司參加了懷化市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現場簽約27名殘疾人。他們領取材料回家就可以居家生產,產品由公司統一收購,在家就能創收。”陳卓琳說,她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還能幫助別人,是她最驚喜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