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大學公布了該校80周年的校慶吉祥物“龍小博”。據介紹,這是“龍小博”的首次亮相。它的名字來源于“黑龍江大學”的“龍”字,與校訓“博學慎思,參天盡物”中的博字。以“龍”的形象設計外形,同時還包含了“龍角”“校徽”“學士服”“鋼筆”“毛筆”等元素。蘊含了黑大青年學生是龍的傳人,學貫古今等美好寓意。
近年來,國內不少高校都在校慶、招生季等時間節點推出了本校的吉祥物。高校吉祥物也頻頻在各校官微、招生宣傳、迎新等場合露面,曝光率極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內部分高校創意十足的吉祥物。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由周總理親自提議成立的,而且周總理的乳名為“大鸞”,北二外在為吉祥物取名時致敬了周總理,確定吉祥物叫做“小鸞”。據了解,學校選擇鳥類,寓意展翅翱翔。另外,作為吉祥物原型的鸞鳥還寓意著天下安寧。而且鸞鳥也是傳送信息的使者,與北二外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相貼合。此外,鸞鳳是賢良之士的雅稱,鸞翔鳳集,喻為人才會聚之地。“小鸞”也表達了學校對廣大學子的殷切期望。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正式推出本校的吉祥物“燕小北”。外形設計以北京市鳥雨燕作為吉祥物的原型。據了解,學校采用雨燕作為吉祥物形象,一是因為學校地處北京且學校校徽主體圖形中,提煉的字母“B”,恰如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另外,雨燕還有活潑、結群、鳴聲響亮、飛行速度快等特性,也恰似北工大活潑靈動、團結拼搏的學子,象征著校園中的瑯瑯書聲,也代表了學校事業的蓬勃發展,更是對北工大人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精神的詮釋。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師范大學的吉祥物土豆寶寶,以土豆作為原型。據了解,學校選擇土豆作為吉祥物的形象,一方面是因為土豆在云南普遍種植,且土豆的形象也有著“憨厚、樸實”的特征;另一方面則因為該校有關土豆的研究成績非凡。據了解,自1986年起,該校薯類作物研究所與國際馬鈴薯中心(CIP)開展了合作研究,建立了500多份國內外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另外,云南省60%的優質馬鈴薯DNA都來自云師大實驗室。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于90周年的校慶時,正式發布了校慶吉祥物“中大獅”。吉祥物的原型是該校一座被譽為 “馬丁堂守護神獸”的石獅雕塑。據了解,這座石獅已在校園內佇立了近百年。
另外,吉祥物設計了五個形態,還原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同時,還暗合了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精神內涵。“博學獅”身著學位服,象征著畢業;“審問獅”作前撲狀,象征著學生的文體活動;“慎思獅”似在假寐靜思,象征著休憩;“明辨獅”正襟危坐,象征著學習和閱讀;“篤行獅”造型則直接還原馬丁堂前石獅的動作神情。
深圳大學
深大校園吉祥物名叫“勵勵”,一語雙關,既有“勵志”的寓意,同時也取“荔枝”之音。荔枝和深圳大學的淵源深厚。據了解,該校就是在一片茂密的荔枝林中建設起來的,深大由此被稱作“荔園”。因此,吉祥物的設計題材定位在“荔枝”這個概念上,體現深大精神與校園文化。
吉祥物的造型設計為荔枝娃,以荔枝的殼做頭部的帽子,荔枝的肉作為皮膚的色彩,荔枝唯一的核作為其眼睛的造型。另外形體動作上,呈雙手打開高舉狀,做open的造型,以體現深圳大學的學生們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質,充滿青春與活力。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發布了校慶吉祥物——“陽陽”和“亮亮”。吉祥物的整體設計是以擬人化的日、月形象,蘊含著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其中“陽陽”的頭部形態,是由南開校徽八角星形演化而成的一輪朝陽,寓意南開人“智勇真純、剛毅堅卓”的品格;“亮亮”的頭部形態是一彎明月,象征新的光亮和新的希望,寓意南開人“廣納新知、銳意進取”的精神。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的招生吉祥物“叮東”的原型是一只校園小松鼠,來自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的六朝松。松鼠,與該校的六朝松相互呼應,又與“松樹”諧音,就如同松柏四季長青的錚錚傲骨。寓意東大人堅韌不拔勤懇地工作、學習,為實現家國夢而不斷努力奮斗。另外,吉祥物取名“叮東”一方面包含了東南大學的校名,另一方面也暗含著學生收到通知書快遞時,門鈴的叮咚聲,包含著希望的寓意。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校園文化的象征和民間吉祥物名叫“小藍鯨”。由于“藍鯨”諧音“南京”,南大學子時常把學校昵稱作“藍鯨大學”。據該校的招生官微介紹稱,誠樸是南大的精神底色,南大人可以勇立潮頭,建功立業,也可以踏踏實實地做一名普通人,就像南京大學的吉祥物藍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它擁有巨大的力量,卻安靜地遨游于大洋之中,偶然的露面就能令世人驚嘆。兩者在某些方面的精神內涵是契合的。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發布了校慶吉祥物“小百”“小廈”。吉祥物以白鷺和鳳凰花為原型。“小百”諧音“小白”,它的原型是廈門市鳥白鷺。“小廈”的原型是鳳凰花,是校園內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小百”“小廈”并肩而行,寓意著百年廈大。吉祥物整體造型青春自信、朝氣蓬勃。白鷺展翅翱翔,象征著廈門大學扎根中國大地,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放一異彩;鳳凰花火紅綻放,展示著廈大人弘揚愛國傳統,在奮進一流征程中自強不息。
華僑大學
“華華”和“圓圓”是華僑大學在建校60周年之際發布的吉祥物。“華華”寓意學校所扎根的中華大地和學生們學習生活的青春華園。設計上整體采用黃色系,融入火焰、刺桐花的元素。頭部造型既像起伏的山巒,也像躍動的金色火焰,象征著華大人一路走來披荊斬棘,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在“僑校+名校”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圓圓”寓意60年甲子圓滿、團圓。設計上整體采用藍色系,包含海浪、鳳凰花的意象。頭部造型猶如奔涌的海浪,也像逐層拓展的同心圓,象征著華僑大學桃李四海、惠及五洲,也象征著海內外校友齊聚校慶、共敘情誼,攜手為建設“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奮勇向前。
另外,還有部分高校的院系也設計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吉祥物,比如清華大學在近幾年的迎新活動中都會“派出”的26個院系吉祥物。這些吉祥物由各院系自行設計,每個吉祥物都包含著不同院系風格各異的創意。例如說土木系、建筑系的吉祥物——砼(tóng)仔,就是以一塊混凝土作為原型。自動化系的吉祥物是該系同學們經常用到的二級管子。
此外還有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吉祥物“真真”“甜甜”以蘸著墨水的粽子為原型,由學院學生發起設計創作。形象設計和吉祥物命名上都蘊含著陳望道老校長“手沾墨水口來嘗,信仰味道終覺甜”的典故。
近年來,隨著高校對吉祥物的重視,耍寶賣萌、招生宣傳處處可見吉祥物的身影,作為高校的對外形象代表,不少高校為吉祥物賦予了多重美好寓意。
上海交通大學的孫佳老師在《越洋而來的“精靈日志”——談大學吉祥物及其文化意義》一文中曾提到,一個成功的大學吉祥物絕非高高在上,它是平易的、受歡迎的、被賦予生命、賦予個性、賦予精神品格的精靈,它是一種榜樣、一種號召、一種鮮活的文化。這種文化在大學中,尤其在學生中,能夠潛移默化地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中國高校推動發展大學吉祥物是值得努力的,也是大有可為的。
來源:麥可思研究整理自各校官方微信、各校招生官方微博等,轉載請注明來源。
上一篇:重慶首個青少年消防主題公園開園
下一篇:“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迎來第十屆!會徽吉祥物出爐